【丙型肝炎】口服藥「直接抗病毒藥物」治丙肝治癒率逾9成 醫管局擴闊藥物名冊料每年惠及1700人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1/05/05 00:00

最後更新: 2021/05/05 00:28

分享:

分享:

東區醫院內科顧問醫生勞偉祥表示,多達8成丙型肝炎患者直至後期才發現患病,甚至演變為肝硬化或肝癌。(陳靜儀攝)

丙型肝炎屬於慢性病毒性肝炎,若置諸不理或引致肝硬化和肝癌。醫管局推算本港2.2萬名丙肝患者中,高達近9成患者從未接受治療,認為與傳統治療丙肝的藥物多副作用及治療需時長達一年等有關,導致患者無心就醫。

局方指,近年推出的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,只需8至12星期療程,且副作用少,治癒率達95至100%;當局已於去年10月起擴闊藥物名冊,讓病情處於不同階段的病人均可用新藥,預計每年可惠及約1,700名丙肝病人,呼籲潛藏患者盡快檢查及治療。

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內科顧問醫生勞偉祥表示,丙型肝炎病毒傳播途徑以血液傳染為主,如沒有經血液測試則無法診斷出來。由於丙型肝炎病徵並不明顯,患者會感到疲倦、食慾不振、眼白顯黃等,多達8成患者直至後期才發現患病,甚至演變為肝硬化或肝癌。

醫管局質素及安全部代理副顧問醫生高君龍表示,根據2018年一項研究發現,本港約有0.3%人口為丙肝患者,推算即現時約有2.2萬人受感染,惟當中僅一半人曾接受診斷,治療覆蓋率則只有12%,認為覆蓋率與以往的治療方式有關。

勞偉祥解釋,傳統治療丙型肝炎,醫生會處方干擾素藥物及利巴韋林,惟治療需時1年,且副作用較高,包括會出現不同腸胃不適、肝酵異常等,更只有50%痊癒率,「臨床上一些病徵輕微的患者因不想有副作用,會寧願等幾年之後先再治療。」他說醫管局於2014年起引入新型全口服「直接抗病毒藥物」,療程只需約8至12周,亦大大減低副作用,「最多頭赤一下」。

他續指,新藥服食簡單,病人較易接受,且治療成效達95至100%,又提到2020年局方共處方1,100名丙肝患者服食新藥,「幾乎全部醫返好」,期望可於2030年前減少9成丙肝新症及減少65%死亡個案。

一文看清「疫苗氣泡」防疫措施,食肆須分4類營運:https://bit.ly/3xy0Jxy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記者:洪芷晴